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是依法使所有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都在审计监督之下,不留盲区和死角,不断增强审计的威慑力和实效性的重大举措。但县级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少、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审计对象多、审计任务繁重的现实下,如何实现审计全覆盖,是县级审计机关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县级审计机关审计全覆盖的难点
1.审计人才缺乏、力量薄弱。 随着经济的发展,审计对象日趋多元化、复杂化,社会各界对政府审计的需求急剧增长,审计项目日益增多。而当前基层审计机关普遍面临任务重、时间紧、人手少的矛盾。很多一线审计人员存在超负荷工作的现象。比如:临湘县审计局一线业务审计人员仅12人,审计对象达150多个,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勉强推行审计监督全覆盖,也难免流于形式。此外,审计一线的业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基本上是财务与工程投资专业,缺少法律、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且平均年龄40岁以上,年老的同志有经验但不懂计算技术,仍采用传统的方法查账,年轻的同志文化水平高但没有实际经验,短时间难以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因此县级审计机关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对审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数据采集有困难。新形式下的审计主要是对各业务部门单位的业务数据与其他各部门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但审计所需要的数据大都分散在政府各职能部门,各部门的数据没有统一格式,未能形成标准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因此这些数据不能满足审计分析的需求,审计人员也不能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同时有些数据存放在市级、省级部门,县级审计部门无法获取。
3. 审计计划安排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大部分县级审计机关在编制计划前,不能很好地自上而下地确定下一年度的审计工作思路、审计重点和总体目标,而是将上级审计机关下达的任务和本级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进行综合,往往造成年度计划零散且非系统,造成一些二级单位或资金少、职能弱的单位多年未进行审计监督。
二、加强县级审计机关实施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建议
1.整合审计人力资源,强化培训。 县级审计机关人力资源十分匮乏,在一个年度甚至五年内都难以做到轮审所有审计对象。因此,要实现审计全覆盖,一方面,要在完善内部考核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淡化部门、专业限制,统一调配审计力量,采取大兵团作战、上下左右联动的审计方式,降低审计人力成本,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以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要根据各单位工作量和人力资源实际,考虑适当增加人员规模较小单位的编制,有效缓解人力资源紧张与工作任务繁多之间的矛盾。强化审计业务培训,采取轮训或集中培训等不同方式,不断提升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打造审计行业精兵,提高审计人员对审计项目、审计任务的驾驭能力,使审计人员能更好地适应推进审计全覆盖。
2.建立数据分析平台。县级审计机关每年应选派专业的精干力量,采集各类业务单位的相关数据,如社保信息、医保信息、低保信息、农合信息、车辆信息、财政供养人员信息、房产信息、工商信息等等,并将这些信息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处理,形成数据共享平台,建立专业数据分析团队。
3.科学安排审计计划。 县级审计机关要围绕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坚持“滚动计划、有效整合、区别对待、循序渐进”的原则,全面摸清审计对象的底数,实行分类管理,制定5年审计项目总体规划和分领域审计项目滚动计划,做好年度审计计划与长远规划的衔接,加强年度计划的统筹和整合,确保审计不留死角,做到审计监督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