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审计风采
读史杂谈
来源: 岳阳市审计局
 
发布日期: 2017-03-29
 
浏览量: 1
 
| | |

近读张国刚先生的《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和张国擎先生的历史小说《管仲传》,结合以前读过的一些历史,思考了一些问题。

管仲,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 “圣人之父”。他是被灭族而幸存的姬姓后代,年轻时颠簸流离,干什么都不称心,做生意亏本,到各国求官都不得志,甚至还养过马,差点被人当奴隶卖了,曾被当囚犯关押起来。年少时到过许多地方,接触过各式各样的人,见过许多世面,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后来经好友鲍叔牙举荐,做了齐国的相国,对齐国的行政、军事、经济等多方面进行改革,辅助齐桓公帮齐国成就一个辉煌时期。“管鲍之交”及他与齐桓公之间的君臣关系也成了历史佳话。

大概一百年之后孔子出生,出现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思想对立而又统一。比如,他们都强调“爱”,却对“爱”的解释各有不同。儒家主张爱是纵向的“仁爱”,父爱子,子爱孙,一代一代延续下去;墨家却说爱应该是 “兼爱”, 不分血缘,对待所有人都一样;道家却主张爱自己,每个人把自己的事管好了,世界就清静了;法家主张:大丈夫应一统天下,然后爱天下臣民,这是大爱。这些观点,或多或少都受管仲思想的影响。

历史上的每一次战争都是诸家思想的较量,是意识形态的争斗。所有的短命朝代都是为后面的盛世王朝作铺垫的,盛世王朝从前朝吸取教训,改变形态,才以长久。比如秦朝后西汉、新朝后东汉、隋朝后唐朝。

儒、墨、道、法到底哪一家更加实用呢,这个要根据具体的历史条件来使用的。商鞅在给秦孝公献策时,也有点投机的味道,先讲王道,孝公欲睡;再讲帝道,孝公还是听不下去;再讲霸道,正合孝公之意,遂用,成就一代霸业。无疑,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法家的这一套是最实用的。但是,当天下稳定后,继续用打天下的那一套肯定是不行了,所以,15年之后秦亡。到了汉朝初期“文景之治”,休养生息,用道家的“无为而治”取得成效。武帝时期,情况又有变化,注重教化,力推儒家,实际上用法家,这就是“表儒里法”,把汉朝推向中兴的高潮。王莽新政的失败,就在于过于理想化,完全儒化,一大批迂儒辅政,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太大,不符合历史规律,也是搞了15年,以失败告终。

法家思想除了讲“势立威、术奴臣、法制民”外,最主要是讲规则,有原则。不仅仅是“制民”,更需要“克己”,这是唐太宗“贞观之治”对法家思想的重要补充。可惜到了玄宗晚年也坚持不下去了,可见,真正做到“克已”谈何容易。

五代十国甚至到了宋朝实际上还是分裂的,在这几百年的时间里,思想家一直在摸索适应当时条件的治国之道。元入主中原后,沿用汉人治国之道,曾有一段时期政治清明,官员相对清廉,老百姓幸福指数相当高。

明代是史上律法较严的朝代,可是贪腐问题也相当严重,律法的严酷与官吏的清廉不成正比,“奴”与“制”渐渐失效,随着时代的进步,臣民们似乎不再容易被忽弄,所以法家也有其局限性,独用一家肯定不行。至清代康熙年间有所改进,开启中华史上另一辉煌时期——康乾盛世。

诸子思想都是治国武器,各有所长,就看你怎么用,什么时候用,用在什么地方。比如说,赵匡胤可以做到“杯酒释兵权”,朱元璋就不一定可以做到了——条件不同,环境不同,身份不同。那么如何来使用这些思想法宝呢?后世的思想家一般认为:以德育人(儒家)、勤俭持家(墨家)、以道修身(道家)、以法治国(法家)。法家一直作为治国主旋律被统治者采纳,但也需要结合其他各家灵活运用。每一个时代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这需要哲学家根据国内外形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柏拉图说:“治理国家的人都应该是哲学之王”。

人治不可靠,毕竟德才兼备的圣人太少,更何况当下之圣人不一定是将来之圣人。在假设全天下人都是普通人的情况下,还是法治更加可靠。

结合我们的工作谈一谈吧!常闻“原则性与灵活性并用”的说法,可是怎么才把握这中间的度?底线在哪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很难,因人而异,因事不同,不可言传。我们都不是哲学王,搞不好往往会灵活有余而原则不够。头上没有一根头发的是光头,仅有一根算不算?两根呢?三根呢?那么头上有多少根头发才不算是光头?规则大堤的口子一旦被打开,久而久之,势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原则性应该大于灵活性,灵活应该控制在规则的圈圈里才行。如何根据具体的工作情况,实事求是,守住法律与道德的底线,坚持做人与做事的准则,这是我们审计人员特别是工程项目审计人员每天都应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