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发表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书名起得颇有些大到漫无边际,但是作品里平实的语言和深刻的情节总能让读者在合上书卷后,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个特定时代背景下,在那片黄土地上为生计奔波的最质朴的乡民,特别是农家子弟高加林逃离土地、最终又回归的人生历程,以及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明线,改革开放初期城乡生活的巨变构成了小说发展的暗线。
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向每个时代的每一个读者提供同样的观点,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不止让不同的读者能有不同的感悟,还会让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体会。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曾说过,路遥对我的影响最大,18岁时,我是蹬三轮车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第六代导演贾樟柯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个中学生,坦言看过很多对其电影创作有影响的作品,但是影响最大的是《人生》,令其开始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如今的我,再读《人生》,最大的感受是,只有经历了世事的变迁,人生的起伏,才能真正读懂《人生》,读懂选择决定人生的况味。
人的一生,无不是由无数个选择组成的,每次选择的结果连在一起,就是每个人的人生之路,人生之行悠远,人生之路漫漫。正如路遥在《人生》中引用的那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选择决定人生。
小说里的高加林渴望离开贫穷落后的农村,到更广阔的城市去生活。但他有点生不逢时,在那个年代,更多的是被选择,他出身农村,对农民那全部伟大的艰辛他都一清二楚,他从来不曾鄙视过任何一个农民,但他自己从来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毕竟他上过高中,毕业了还曾教过书,这些经历已经把他身上的泥土味冲洗得差不多了,他早有了一般人们所说的知识分子的“清高”。但生活加于高加林的,是一次次无奈的选择,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从来不会因为高加林识了几个字,就可以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了!回到农村的日子,该拉粪的时候,还是得去拉粪,该卖蒸馍的时候,也不会因为知道国际问题而能卖得更多。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是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
相比小说里那个被动选择的年代,现在我们有更多的选择权,但许多人却患上了选择困难症。正如管理学上著名的萨盖定律:戴一块手表的人知道准确的时间,戴两块手表的人便不敢确定几点了。生活有时能把现实变成梦想,有时也可能把梦想变成现实,有时会把社会中的各个角色调换,有时会把好事弄巧成拙,关键看我们怎么去选择这条人生的道路。常常觉得,年轻时做什么具体的事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选择在一群什么样的人的身边,重要的是选择读的是什么样的书。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又有多少年轻人会停下来审视自己的内心呢?在这个把物质成功作为唯一标准的世界,又有多少年轻人会真正选择精神信仰呢?
再读之后,每当面对人生的岔道口,我总会不由自主想起这部作品,想起主人公多舛的命运,想起不朽的路遥透露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在小说主人公高加林的身上,或多或少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他是如此深刻地代表了像我一样从农村走出来的一类人,一出生就面对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的鸿沟,渴望一份体面又稳定的工作,梦想着逃离农村却在内心眷恋生养自己的故土。农村的孩子更难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农村的家庭很少有可供子女获取的社会资源,所以要走出农村,需要付出比城市孩子多得多的艰辛。回首人生路上,每一个不能忘却的足迹都铭刻着我的深深记忆,每一个不可抹去的脚步都镌录着我的种种情感,穿越风雨,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做好人生的每一道选择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扼住命运的咽喉,做自己人生的主人,过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