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先生笔下的《平凡的世界》一书深刻描绘了当代城乡生活,刻画了“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各个阶层人们的形象,反映了那个令人感慨、悲伤而又不失活力的年代。每每翻开此书,我总会为那段漫长昏暗的时日而落寞,为苦苦挣扎的人们而难过,却又会为开放后的新生活又充满了喜悦,因此书所述不单单是苦难岁月的彷徨,不单单是昏暗光景中的沉沦,不单单是逆来顺受的妥协,更多的是奋斗中的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甘、对命运呐喊与时代新生的热血澎湃。我想,路遥先生是成功的,他给了每个读者对生活最应该有的态度和执着,告知了每个读者生活虽然平凡艰难,却可以活得细腻与温柔。
<时代的嘲讽与新生>
《平凡的世界》选取“文革”后期这一背景时间是极为沉重的,众所周知,文化大革命所带来的十年浩劫无人不为之动容,整个社会如同一滩死水,抹杀了科学与法制、摧毁了医疗与教育、泯灭了人性和善良,所有的是非对错、善恶忠奸在这十年动荡中飘忽不定,偌大的国家在未知的探索道路中遭到了空前绝后打击,如同无头苍蝇一般接受着命运无情的嘲弄。笔者刚读此书时心情并不豁然,陕北黄土高原的农村生活更是让人喘不过气,无论是在家务农的普通农民,还是在校读书的学生,无时无刻不在为生计发愁,在填饱肚子的奢望中还夹杂着各种政治批斗,在这种令人触目惊心的以阶级为纲的历史条件下将人毫不留情的分为了三六九等。不难想象,饥饿中的人们挟带落魄与屈辱并踵而行,在“形势一片大好”的广播中潸然泪下,人们没有呐喊,人们不敢呐喊,人们甚至找不到呐喊的必要和动力。小说中这样描述,1975年在原西县上高中的孙少平只能在别人都吃完后挑拣最便宜的黑面馍兑些开水充饥,而面对紧张的学习和高强度的劳动时,孙少平经常出现营养不良导致晕倒;孙少安6岁辍学,13岁成为家中主要劳动力,支撑着整个家,并且供弟弟妹妹上学;郝红梅在高中毕业时只因家里穷买不起给同学的礼物而在商店偷了几块手帕,这几乎毁了她一生等等。文字无情,读者有心,每每看着这些人的遭遇,笔者也不禁鼻塞,几分同情,几分愤怒,同情的是这些勤劳的人们生活之艰辛,愤怒的是那个时代背离了前进的初衷,带给人们无以复加的苦难。但是,路遥先生虽悲却不言悲,虽怒却不言怒,字里行间缓慢而平静,细腻而温柔,仿佛置身事外,却又倍感身处其中,这样沉着的表达怕是对那个时代最淋漓尽致的回音罢。
时代的脚步终究没有停下,冗长昏暗的岁月也将告别。小说中描述“文革”后期的社会现象入木三分,给了老一辈读者无限回忆,也给了新一代读者对历史的深刻认知,无论是泪眼朦胧还是心有余悸,路遥先生的笔却不驻足,时代终将新生,生活终将美好。1979年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百废待兴却又矛盾重重,这也是小说的第二个时间节点,整个社会因为十年“文革”的影响,一部分“文革”得益者为保护自身利益成果而千方百计阻止改革推行,而这无异于螳臂当车,以双水村来看,生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发展,“分田到户”的愿望终于在老百姓身上得到实现,小说中每个勤劳踏实的农民都喜笑颜开,这也让万千读者长舒一口气,似乎阳光一缕一缕的洒进了心窝。这里我十分佩服路遥先生,既以反映社会现实为题材,又不拘泥于过分描述痛苦,既写“文革”时期的阴暗,又将改革开的春风放紧接其后,也正是历史循环、客观规律,他让我们铭记苦难的同时又充满希望,怨恨时代的同时又宽恕时代,笔者笔拙,却心潮澎湃,敬意油然。
<人性的拼搏与执念>
在苦难岁月的历史大环境中,陕北高原的人们穷困落魄,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来形容却不为过,起初他们的种种努力、拼搏在笔者眼里也不过是黑暗时代里的最后挣扎,为了活着燃尽最后一丝火光,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这种显得微不足道努力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群体中迸发了令人惊叹的力量,并且为改革时期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完成了从生存到生活的巨大转变。读完此书,最让笔者动容的莫过于书中那些为了生产生活拼尽全力的人,他们穷极一生,只为心中的一点执念而坚持不懈、生生不息,他们虽有怨却不言,埋着头、弯着腰,用汗水和青春向国家和家庭奉献着微弱的荣光。
《平凡的世界》一书中人物众多,个性分明,虽有相似之处,却无相同之人。首先我们读孙少平,小说中的孙少平是平凡世界里最强大的精神战士,他通过在苦难中的反抗和善恶之间的选择完成了整本书的思想主题。从高中时期开始,孙少平的人生注定满布荆棘,他啃着“黑面馍”,穿着破旧衣,依靠着兄长在家务农的微薄收入完成学业,而后外出做小工背石板,在煤矿厂从事高强度体力活等等,这无一不是苦难的延续,但让人折服的是,孙少平从未退缩,在艰难险阻面前,他哪怕是爬着也依就迎难而上,在社会底层的劳力活动中,他吃得苦、耐得劳,并且始终坚信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始终信奉一个人的职业不能决定这一生活着的价值,诚然,正是孙少平这种面对困难的从容果敢决定了他将底层人民最难得的人格和尊严表现得熠熠生辉。除了承受苦难,孙少平的道德水平也令笔者感叹。无论是中学时期他义无反顾赌上性命去救曾经多次中伤自己的侯玉英,还是毫无怨言帮助歧视过自己的郝红梅,又或是自毁饭碗救助被包工头欺辱的小翠,孙少平已然是“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形象,也正是这种积极乐观、满身正义的形象承载了整本书所散发出的光芒。其次我们读读孙少安,前面笔者写过孙少安6岁辍学务农,13岁帮助父亲支撑起风雨飘摇的加,18岁凭借着可怕的吃苦精神被推选为双水村生产队长,其弟妹也是在他的拼搏中勉强完成学业。孙少安是平凡的世界中负重前行的跋涉者,他不仅要同与生俱来的贫苦搏斗,还要时时提防来自村支书田福堂的算计,如果说孙少平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那么孙少安所展现的必然是百折不挠的生命力,无论光景多么“烂包”、日子多么难熬,孙少安从未倒下,他如同陕北高原最顽强的老黄牛一般不知疲倦,日夜耕种在几近干裂的黄土地上。孙少安的这种无所畏惧的精神似乎与孙少平兄弟同源,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身上的仁德与宽恕精神。提及仁德,孙少安所展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文明传承贯穿全书,无论是推行生产承包责任制,还是自己创新开拓办砖厂,孙少安总是心系全村,本着共同过上好日子的初衷而努力,哪怕是最后因技术问题导致砖厂瘫痪,面对全村村民的“背叛”,他依然没有心生怨恨,在第二次砖厂重新开张后他依旧不计前嫌带领村民发家致富,这毫无疑问也是孙少安心中一种“宽恕”的美德,笔者读孙少安时,开始懂得了时代需要宽恕、人也需要宽恕,只有真正理解这种“恕”的教义或许才能真正走向新的光明。最后我们再读读一个非常不起眼却又代表性极强的小人物,他便是孙少平和孙少安的姐夫王满银。王满银是双水村的二流子,整天游手好闲,在家就闲不住,喜欢到处逛逛。仔细分析路遥先生笔下的这个人物,可以清晰的分为旧习和回归两个部分,起初的王满银被双水村视作“毒瘤”,终日不思劳动,不管妻儿温饱,闲来无事就倒腾下老鼠药之类,村民嗤之以鼻,这与他的两个妻弟孙少平和孙少安形成了鲜明对比。本以为王满银这个人物是书中的反面教材,却不知在不惑之年他幡然醒悟,懂得了家庭、妻儿的珍贵,游荡了半辈子后终究回归本初,安心守在了妻儿身边,虽无劳动技能,但他亦能在妻子下地干活时陪在身边,累了给心爱的人唱首信天游,乏了给心爱的人讲点城里的趣事,渴了给心爱的人回家倒杯热茶,睡了还能给两个可爱的儿子盖盖被子,我想,王满银最后的结局也是幸福的,至于路遥先生这样的设计,我想更多的是让读者感受到了“悔”这一层思想境界吧。
诚然,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像小说主角一样经得起风吹雨打,无法经得起各种摧残,但看完这本书,笔者懂得了在苦难中如何坚强、在黑暗中坚持前行、在愤懑中学会宽容、在错误中不忘悔过,即使艰难险阻依然不屈不饶,即使善恶难辨依然不忘初心,即使一败涂地依然浪子回头,这样,平凡的世界中才有不平庸的你。愿,平凡无声,岁月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