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志(江苏省盐城市审计局)
署网站
这里,不妨从三个方面,解析一下打招呼的本质和风险:
一是为什么要给审计人打招呼?因为审计人是执法者,手中握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能够决定当事人的利益予夺和取舍。社会就是这么现实,在你未得势时,可能无人问津,但一旦拥有权力和地位,就会有人趋炎附势,吹捧巴结,甚至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朋也会找上门来,自己办事也有人给面子,容易得多。所以,打招呼实质上是冲着权势和财富去的,权力和地位的利用价值越高,打招呼的人和层次越多越高。
二是向审计人打招呼图个啥?绕开社会显规,追逐法外利益,不能不说是一个主因。许多人都有一个体会,正常渠道和程序能得到的东西,是不需要走后门、打招呼的。只有得不到的东西,才会想起来找人打招呼,通融。的确,往往人们遇到什么事情,出于私利考量,即使明明知道有些忙别人帮不来,让人帮忙是害人,但仍抱着侥幸和盲从心理,赶紧找人帮忙,以减少自己的损害。有人形容说,中国的人情经常把执政和执法者放在火上烤,置于风口浪尖上。
三是向审计人打招呼会带来什么?一般情况下,打招呼者往往利用老上级、老同学、老朋友、老乡等熟络关系,请求审计人在权力允许范围内,网开一面,高抬贵手,从轻和减轻处理。特殊情况下,不光要卖熟人情面,还要像魏长华同志文中提到的,伴随种各样的“礼遇”:有敬送礼金的、有恭请赴宴的、有精心关照的、有曲意奉承的、还有鞍前马后“辛苦效力”的……此时,若放松警惕,被“糖衣炮弹”击中,就会发生权钱交易和权力的变异和滥用,陷入徇情、循私枉法的沼泽地,结果被人情所伤害。所以,打招呼,表面充满脉脉温情,似乎是人家看得起你,实质上隐含着一定的风险。
当然,审计人不是生活在真空和世外桃源里,都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向别人打招呼,以及别人向自己打招呼,是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要从“打招呼”里,认清人情的本质,排除人情的困扰,规避人情的风险,走出人情的困境。在此,笔者综合了几位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为审计人送上六条从容应对“打招呼”的攻略。
其一,勿要自得于享受人情,而应崇尚淡泊生活、君子之交。实际上,热络的人际交往背后往往是冷酷的利益计算,悦耳的话语里包藏的常常是非分的企图,慷慨的馈赠掩盖的常常是钓取权力的套索。审计人既要入乡随俗,懂人情,重情分,又不可随波逐流,为人情风推波助澜。要信守“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处世箴言,坚守清廉的本质,保留几分清高的品性,防止被不良的社会风气所污染。
其二,于公于私要尽量不存非分之想,防止被逼上人情路,欠下人情债。审计人与方方面面打交道,容易得到别人面子。其实,并非别人出于对审计人的敬重,而是一种感情投资,以期将来取得更大的回报。拿权力去消费人情,最终必然需要拿权力去买单。其结果,审计人必然会因滥用权力或以权谋私而受到惩罚。因此,审计人要消除特权思想,尽量不找人办不合理不合法的事,以免陷入人情漩涡,难以自拔。
其三,公权力尽量不介入私情,防止人情变异。要严守权力介入人情的范围和程度,人情尽量限定在尽心和情分的范围内,以不违反大原则和法律纪律为限,不明显妨碍社会的公平正义,坚决避免自己的权力深度介入人情请托之中,尤其对重大利益问题要自觉和严密地设置人情防火墙,自己不去突破,也严防别人逾越。否则,做人情无异于违法违纪甚至犯罪。
其四,不过于看重自己的面子,不因好虚荣而被人情裹挟。审计人不可因爱慕虚荣和死要面子去拿权力和原则做人情,显示自己的难耐。否则,必将在人情上栽跟头。要把尽职尽责、坚守原则,看作是一件很荣耀的事;不搞那些小恩小惠、钻营投机之事;不去满足少数人包括与自己亲近的人的不正当或不合理的欲求,不是自己无能,是自己对社会流俗的拒绝。应用自己的非权力投入去报答别人的人情,而不应拿权力和原则去做交易。
其五,坚拒人情酬劳,保持人情脱俗,避免人情透支。审计人做了人情,不要有图报心理,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酬报,而要权当做了一次慈善。这样做不仅显出品性的高洁,而且别人也不好再来向你张口请托其他事宜,自己也好拒绝别人提出的其他请托要求。如果接受了酬劳,还会再来找你进行人情交易,而你碍于交情,更难推脱。因此,保持人情的纯洁,是减少人情干扰的一种有利条件。
其六,既培养和保持清高的品性,又注意处事圆融,力求成为人情交往的“不粘锅”。既树立重感情、重然诺、慨然仗义的形象,又能严守道德、原则、公平和法纪底线,善于把握人情的范围、力度、频度、情理度、可行度。只办情理中事,不为过头之举。凡事既讲情又讲理,既讲正又讲度,不为人情伤害公理,不为义气冲动陷入人情困境。要学习“不粘锅”的功能,通过充分的润滑减轻工作阻碍,不粘污、好清洗;通过独特有效的散热设计减轻人情压力,力求做到既不欠火候、又不易糊锅。(来源审计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