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浩潮(江苏省盐城市审计局)
最近,全国新闻单位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一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作为审计宣传工作者,理应乘势而为,扪心自问,对过往的自己进行一次深刻的解剖和反思,以找出差距,追根溯源,勇于实践,迎头赶上,将自己的写作状态和习惯,进行一次刷新和改造。
这些年,笔者写了不少稿件,但感觉真正称得上新闻的却不多。为啥?因为,许多稿件是坐在办公室里,综合一些现成的总结和会议材料,或者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和思考,对其他部门报送过来的稿件进行加工,写出来的。领导也曾要求我们几个搞文字的,与业务处室建立挂钩制度,到审计现场“抓活鱼”,采写一些鲜活的新闻,但种种原因,最终还是作罢。经常有一个感觉拂之不去:自己写的稿件便不像菜市场里老农才拿上来卖的新鲜蔬菜,也不像大厨手下精心烹饪的色香味俱全菜肴。
相反,总觉得自己的写的东西,有点四不象,说像新闻吧,不错,也有新闻的五何要素,但语言干巴,公文味十足,缺少生活气息,有的还不符合客观实际,使人不忍卒读;说像信息吧,也对,在《人民日报》等大型媒体上难得一见的那种新闻文体布局:一、二、三、四;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等,此类稿件比比皆是;说像言论吧,也行,不少稿件里充斥着主观的臆测和想象,缺少的是用来说话的事实和数据;最终,写的稿件虽不少,但很少有人在我面前提及,那篇新闻好看,给人印象深刻,大多数成了自己文稿剪贴本里孤芳自赏的东西。
相信,这种新闻写作状态,在我们审计系统并非我一人独有。有时也静下来反思,我们审计机关的宣传人员,为什么就难以写出在全国叫得响的新闻名篇佳作?为什么新闻同行提到审计新闻,摇头咂嘴的多?想来想去,根子恐怕还通在我们的作风还不够深入扎实,文风还不够生活化上。有句话说得好,“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离火热的审计生活近了,离新闻的“源头活水”才近。试想,当我们与审计业务人员在一起,经常到审计现场去看一看,听一听,拉拉呱,与审计业务人员的脉搏一起跳动,或者一起参与他们的审计调查,做到真实反映他们的酸甜苦辣,真切感知他们的喜怒哀乐,真情体会他们的安危冷暖。在与他们的交流和工作参与中,听取他们的心声建议,碰出思想的火花。我们还愁没有新闻素材吗?我们反映的“新闻世界”还怕与“真实世界”不相吻合吗?我们写出来的新闻作品还愁不让审计人员,抑或社会公众感兴趣吗?
新闻界有一句流行语,叫七份采访三份写。长期的实践证明,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是记者用脚在基层走出来的。不到基层云,总隔着玻璃窗,眼睛就看不清楚;不到基层云,从材料到材料,思考就不够深入;不到基层云,通篇干巴话,表达就不到位;不到基层云,冷暖不相知,感情就不够投入。有个审计新闻同行,为了采写某个先进人物事迹通讯,他不光采访了他周边的同事、被审计对象的有关人员,查阅了他多年来的工作表现,还与他交朋友,到他家中感受生活化中的他,到他班上体验工作化中的他,千方百计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几乎花了个把月时间,在收集和掌握了大量鲜活材料的基础上,才去粗取精,一挥而就,塑造了一个真实而丰满、栩栩如生的他。许多同事看了这篇报道后,都觉得写得形神兼备,亲切感人,已完全摆脱了以往高、大、全的先进人物写作窠臼。可想而知,如果仅仅凭平时的印象,或者简单的采访、几份个人工作总结,要给先进人物“画好像”,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位审计同行的经验启示我们审计宣传人员,在新闻写作时,要坚持实践的观点,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到实践中汲取不竭的养份,同时要用实事求是的方法,对现实世界和客观事物进行理性的观察和反映,切忌用先入为主的思想观念、预设固化的价值标准去观察和反映,切忌在网络上的虚拟世界遨游,在冬暖夏凉的高楼大厦中苦思冥想,在空泛的概念、苍白的道理上进行逻辑推演。这样,我们笔下的“新闻世界”才不会成为“真实世界”的扭曲和变形,我们写出来的东西才会真实客观,不会走样变形,我们对现实世界和客观事物所形成的观念看法才是客观中允真实、体现事物发展规律的,同时也才能站得住脚、令人信服。
当下,我们审计新闻的文风,也离“清如许”的“源头活水”有一定的距离,有待改进。审计新闻的文风应该符合大多数受众的文化水平和阅读趣味,与进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力求生动活泼,形象生动,新鲜朴实,至嘴到肚,富有生活气息,尽量少用抽象、枯燥、单调、数字堆砌,甚至艰涩难懂、公文式、时髦网络的语言。在这方面,审计宣传人员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正本清源,主动求变,同时审计新闻媒体更应勇于承担责任,向市场化媒体看齐,自加压力,与时俱进,成为审计新闻文风改进的倡导者、引领者和实践者。(来源审计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