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审计风采
对“治庸问责”的认识
来源: 岳阳市审计局
 
发布日期: 2012-01-31
 
浏览量: 1
 
| | |

 

黄州区审计局  余晓婷 

 

一、“治庸问责”的含义

        (一)定位“庸、懒、散、软”

        1、什么是“庸”。庸,一般解释为平常的,包含了无所作为之意。庸,一方面表现为思想上得过且过、图安逸,行为上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虽不犯法规、不违章纪、不越红线但无功也无过;另一方面表现为能力不足,不思进取,只顾眼前、无法适应长远发展要求,因而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庸,是相对的,如主审人员应比助审人员视野更开阔、素质更全面,如果主审以助审的要求来要求自己,那显然是庸的;也是绝对的,即使我们在岗位中是称职的,但是相对于更高的要求,相对于审计事业发展的更高期盼,我们还是庸的。所以我们不要以为自己有多能干,不要以为自己现在做的有多好,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没有能力是庸,能力不够是庸,能力今天够,明天不够也是庸,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资格骄傲自满、固步自封。

        2、什么是“懒”。懒,就是怠惰,与勤相对,表现在行为方式上就是工作懈怠、拖拉、效率低、质量不高,叫做才做,不叫就不做,甚至要反复叫才做。懒,具有主观性,是能够克服的,是能改正的。一件事上懒了,影响后续一系列事情的效果,一个人懒了,影响了其他人的工作和情绪,试想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懒”,工作怎么持续下去,事业怎么发展。因此,在工作中容不得“懒”。

        3、什么是“散”。散,一般指没有约束、松散、分开的,分离的、零碎的。我们这里的“散”是指组织意识淡薄、纪律散漫。组织散了,人心就统一不起来,工作就没法开展;纪律散了,迟到早退、上班根本不来或者工作时间晃荡,心在打野、开小差,对待工作是以一种应付的态度,这怎么能做好工作?何来谈发展?

        4、什么是“软”。软,指精神上的懦弱,容易被动摇。在工作中表现为没有心劲、不敢得罪人、不愿意得罪人、怕责任、怕担当,做人滑头,做事圆滑。如果单位里人人做事“软”,做事不愿承担责任,有功劳往自己身上揽,有责任往别人身上推,那么工作还有谁愿意干?

        (二)认识“治庸问责”

        审计部门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部门,人员流动性小,发展和晋升空间相对有限。加上绩效考核制度以及奖优罚懒的竞争、激励机制还不尽完善,存在干多干少、干好干坏没什么太大差别的现象。很多审计人员从事审计工作时间一长,思想上容易产生疲态,心理上容易不平衡,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难免有所下降,“庸、懒、散、软”等现象也时有发生。“治庸问责”主要是治理“庸、懒、散、软”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是对症下药。开展“治庸问责”活动不是要我们只做表面功夫,是要在心灵上真正得到触动,在内心深处理解、认同和支持“治庸问责”活动,由心动变为行动,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而不是仅限于做做表面文章,应付了事;更是要做好人的工作,治人才能达到治本,通过对人的科学管理,解决好人的“庸、懒、散、软”等问题,就能促进各项工作的发展。

        二、“治庸问责”的意义

        当前,我国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审计事业处于科学发展阶段,而干部队伍中存在“庸、懒、散、软”的问题,会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警醒我们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在作风上就是“庸懒散软”的体现,因此,落实“治庸问责”活动,会有助于个人成长、提升审计组织形象、促进审计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治庸问责”有助于个人成长

        一名干部如果存在“庸懒散软”的问题,必然会影响到个人的成长,试问哪家单位想要能力不足、精神懈怠、散漫、难担当责任的人?有谁会喜欢与之共事?他个人事业能走多远?“治庸问责”活动给我们提了个醒,自查自纠自身存在的作风问题,这对我们的工作、个人价值有很大的帮助。此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庸懒散软”现象得不到治理,就会助长一些干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甚至“投机取巧”的心理,这只会挫伤那些敢做敢当、埋头干事干部的积极性;而且“庸懒散软”很容易导致不正之风、消极腐败。因此,“治庸问责”既可以促使我们每个人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升自身价值,也可以引导树立谋事创业的正确价值观。

        (二)“治庸问责”有助于提升审计组织形象

        就如同人要形象一样,审计组织也是要有自己的形象,良好的形象有助于人民支持审计工作,有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审计要履行好审计职能,需要被审计单位和其他部门的配合,如果我们自己都是一个能力平庸、工作懒惰、纪律作风松散、班子软散的组织,不能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总揽全局和防腐拒变,还如何能以理引据、对被审计单位提出制度和体制上的问题?其次,审计要肩负起“免疫系统”功能的使命,关键在于审计干部队伍的作风素质。如果我们自己“庸懒散软”,还怎么能担当起新的使命?怎么为审计组织增添好形象?因此,在我们的工作中,容不得平庸,容不得懒惰,容不得软弱散慢。

        (三)“治庸问责”促进审计事业发展

        审计被赋予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使命,就注定了审计人员应具有更高的能力、更高的素质,不然如何以理服人、促进审计事业的发展?试想一个组织性和思想意识不强、纪律观念淡化的干部怎么可能对工作尽心尽职?一个缺乏进取心、疏于学习、懒于思考钻研的人如何适应审计发展?一个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敢担当、怕背责任的领导谁愿意跟随?一个理论学习不深入、能力不强、本领不大的审计干部如何能查出别人的问题?一个办事拖拉、效率低下的干部如何能高质高效完成任务?一个中庸有余、责任心不足、只求过得去不求过硬的干部如何提出前瞻性、建设性的意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到审计,也对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审计要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建设性作用,要创新和转变审计方式方法,我们任重道远,应努力提高我们的能力素质、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以促进审计事业的发展。虽然,干部作风建设一直没松懈过,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少数干部在精神状态、能力素质和工作作风上,与审计事业跨越发展要求不适应,如果不治“庸懒散软”、不搞“治庸问责”,我们就不能担当起审计事业发展的重任。

        三、“治庸问责”提出的要求

        要讲“治庸问责”工作拓展开、落到实处,只有坚持自改、制度、监督并重的长效机制,这就分别对每个审计人和审计机关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一)对审计人员提出的要求

         “庸懒散软”主要是人的问题,要治本还得靠人本身来解决,这就决定了“治庸问责”对审计人员提出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勤于学习、勇于创新、坚持原则等要求。

        1、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首先,审计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真学习新形势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和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其次,审计人员应有责任心和端正良好的工作态度,积极进取,将工作落到实处,经手的工作和目标能圆满完成。再次,审计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更高的工作标准,要将高质高量作为工作标准,积极肯干,吃苦耐劳,逐步积累处理问题的经验,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强烈的进取之心,努力将工作做到最好。最后,审计人员要时刻解剖自己的行为,查找自身的不足,要以笨鸟要先飞来鼓励和鞭策自己;要克服懒惰的习惯,规划好自己每日的工作,要当日事当日毕;要向好的榜样学习,只有时时思考、刻刻反省,内化为自觉的行动,贯彻始终,才能提高自身素质。

        2、勤于学习。审计的专业性很强,对人员的知识水平要求高。审计人员如果不注重学习,就不可能具备应有的胜任工作的技能,审计人员要有勤于学习的决心、恒心,学习不能流于形式,切不可得过且过,抱怨工作事务太多,没有时间学习,甚至认为不学习照样能够把工作干好,对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和热情,缺乏刻苦钻研精神。不管是年纪大的还是年纪轻的,有经验的还是没经验的,都要有紧迫感,知识更新换代非常快,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我们就会被知识所淘汰,年纪大、有经验的要学习,年纪轻、没经验的更要学习,要深入挖掘理论内涵,要把握实质,要理论联系实际。

        3、勇于创新。遵纪守法是我们的职业道德,但是不能把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当作遵纪守法的全部,顽固思想存在于工作之中,这样只会陷于被动之中。当今经济的发展要求干部既要坚持依法治国,严格按规矩办事,也要求干部要与时俱进,勇于创造,大胆开拓创新。历史告诉我们,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终究难成大气,顺应发展、开拓创新才能有所作为。审计人员对“治庸问责”,不能仅仅挂在嘴上,关键是要落实到审计行动中去。开拓创新,不断进取,要敢于冲破传统理念和习惯势力的束缚,不因循守旧,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总结和完善已有的经验,找出新思路、新方案,落实新举措,开创新局面。

        4、坚持原则。廉政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审计人员必须廉洁自律,在相关原则问题和纪律、作风要求上做到是非分明和洁身自好,不能因为人情、得罪人等背弃审计职责。审计人员必须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不能利用职务和工作之便,收受馈赠、贿赂以及索贿;不得徇私枉情;要作风正派、生活检点;做一个自尊自爱和有人格魅力、在非原则问题上严于律己和宽以待人、在原则问题上是非分明的审计人。

        (二)对审计机关提出的要求

        作为一名审计人员,必须牢记审计工作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一份重托,应自觉规范与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仅仅靠个人自觉是不现实的,强有力的外部监督是促使审计人员素质提高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因此,审计机关应加强措施监督,确保“治庸问责”工作的落实。

        首先,建立健全制度促“治庸问责”。一是制定完善学习制度,督促审计人员学习,并制定检验标准,验收学习效果,如撰写读书笔记、调研文章、交流经验等。二是加强纪律要求,不定期地进行检查通报处罚;制定并完善维系机关秩序的制度;明确规定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三是建立事责相配、责权对称、层级清晰的岗位责任制,实现岗位之间、部门之间的责任无缝对接,强化审计人员的职责意识,做到职能职责明确、清晰、准确,促使审计人员想方设法、竭尽全力地履行好审计职责,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四是完善考核办法和奖励机制。根据责任目标,严格奖罚措施,切实做到谁的责任谁承担,谁干得好就奖励谁。

        其次,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不能将“问责治庸”当成是过过场的活动,“治庸问责”活动不能只是一阵“风暴”,应该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长效机制。“治庸问责”活动应常抓常促,作为推动审计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升的常态化行为。(摘自湖北审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