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审计风采
审计人员应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来源: 岳阳市审计局
 
发布日期: 2012-03-09
 
浏览量: 1
 
| | |

 

张华荣(审计署成都办)

 

作为审计人员,不仅要牢固树立“问题”意识,认真查找问题,更重要地是要客观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出路。笔者以为,要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加强学习和知识的积累。审计人员要回答好“为什么”“怎么办”,需要知识的积累。没有丰富的知识,是无法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的。审计,因为工作性质要接触很多行业、很多单位,如果不加强对这些行业知识的学习,何谈查找问题?更何谈给别人提建议帮助解决问题?因此,要着力打造学习型审计机关,通过学习和培训,加强审计队伍专业化建设。具体讲,作为审计人员,不仅要学习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更要多涉猎相关知识。如,搞财政审计的,要多学财政方面的知识,包括财政方面的制度、最新政策、理论前沿等。搞金融审计的,要多学金融方面的知识,包括金融改革、金融创新等。只有多学习,不断丰富自己,这样才能在“为什么”和“怎么办”上有话语权。
  二是加强对被审计对象的研究。在学习的基础上,要加强思考、分析、总结,对学习成果进行消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不仅要加强对审计工作本身的研究,包括审计理论、审计方法、审计管理等等,更要加强对审计对象的研究。如,搞财政审计的要研究财政,搞金融审计的要研究金融,搞社保审计的要研究社保,等等。具体讲,要对这些行业的历史沿革进行研究,从历史发展中探寻规律;要对这些行业的现状进行研究,在现实中发现问题;要对这些行业的未来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寻求改革突破的方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洞察问题背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审计建议才会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前瞻性。
  三是积极探索“参与式审计”。俗话说,“三个凑皮匠顶个诸葛亮”,面对审计发现的各类问题,一个人的意见和建议抵不上众人的意见和建议,一个人想办法不如大家都来想办法。因此,审计要坚持走“开放式审计”、“参与式审计”的道路。具体讲,一是审计组内部要加强沟通,特别是在提审计建议时,要集体讨论,争取提出更好的审计建议,而不是主审在写报告时随便写两条放之四海皆对但没有实用价值的审计建议。二是多和被审计单位座谈,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春江水暖鸭先知”,他们毕竟置身其中,最了解实际情况,提出的建议会更加切合实际。三是多和社会公众谈。特别是在对那些民生政策的专项审计调查中,关于政策的效果、存在的问题,下一步的改进方向等特别需要到一线广泛听取百姓的声音,这种声音会最真实,对我们提审计建议会很有帮助。四是多和专家谈。审计人员不是什么都懂的,也不可能什么都懂。因此,在面对很多专业问题的时候,要善于借助“外脑”,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这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摘自审计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