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审计局刘春生
优秀审计人员较高的综合素质除会审计,还应该体现在会说、会写、会协调、会综合等方面。会说不等于夸夸其谈、漫无边际;会写不等于形容夸张、空洞无物;会协调不等于酒肉朋友、乱拉关系;会综合不等于不加筛选整理一筐装。
一、会沟通。会说是内外联系沟通的一种主要方式。一是审计项目说清楚。无论是向领导汇报还是进点时对被审计单位,都应该有侧重地把审计项目、对象范围、内容重点、目的意义、立项依据、审计组成人员、预计工作时间、审计要求等说清楚,加强沟通、营造良好的审计执法环境。二是审计情况说清楚。作为优秀审计人员,不论审计工作进展到何种程度,都应该能把审计情况向本单位领导和被审计单位实事求是地说清楚。三是审计问题说清楚。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出来的问题有异议是正常的,作为审计人员必须有能力把违纪事实的来龙去脉、认定问题的理由、问题的危害、问题的定性依据和处理结果说清楚。四是审计建议说清楚。要扩大视野,善于透过微观审计,从法律政策、财务制度规定及经济发展等宏观角度全方位、多侧面地分析看待审计查出的问题或现象,进行深入地剖析,查找深层次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以满足不同层面的需求,促进审计成果转化。
二、会写作。写作是优秀审计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尽管国家审计署对审计报告等审计文书有比较规范的格式和要求,但实践中不能生搬硬套。如审计报告不是资料的简单堆积、任意罗列。要精心设计,要素齐全、语言规范严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层次清楚、段落分明、笔墨均衡,保证文章的整体性。报告反映问题要先主后次,定性语要认真推敲,从法律和政策规定角度进行考证。提出的审计建议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会协调。协调是审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优秀审计人员工作能力的体现。一是会内部协调。审计人员在接受审计任务后,其准备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审计结束阶段都离不开协调,一个优秀审计人员协调能力应该达到审计任务完成后,审计组成员满意、分管领导满意、主要领导满意、相关科室满意。二是会与被审计单位协调。在进行审前调查、现场审计、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审计结论落实等方面都涉及到与被审计单位进行协调和沟通问题。协调、沟通时首先应该注意文明行为,让被审计单位在人格上尊重你;其次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耐心、虚心听取对方的意见和建议,对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审计人员应该积极采纳,尽量达到满意;最后是既要坚持原则、也应灵活变通,在大是大非原则面前一定要坚持,如拒绝审计和提供资料,销毁、隐匿会计资料和重大违法乱纪行为等方面,一定要坚持原则不可调和。在按照审计程序协调无果、沟通渠道不畅的情况下,应遇回变通,以达到目的为原则。三是会与相关单位(部门)、个人协调。审计、调查往往涉及到财政、金融、纪检监察等部门及施工单位和个人等,要取得他们的协作与配合,审计人员必须有较高的沟通、协调艺术。
四、会综合。高素质的优秀审计人员必须要有职业敏感、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和宏观意识。一是有职业敏感、综合分析判断能力。被审计单位重大经济违纪违法问题,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给审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应该保持高度警惕,做到细心观察、座谈了解、综合分析。细心观察被审计单位周围环境,看单位资产有无出租、出让和经营场所等,看单位有无资产流失和隐瞒收入、私设“小金库”等问题。根据政府下达给单位的“三定方案”和年度财政预算、上级下达专款计划等,座谈了解单位人员、工作性质、职能范围、财务管理等情况,看有无乱收费、经营收入、资金回流不入账等问题。综合分析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细小的异常情况,如异常资金流动、往来调帐、套开票据、票据真伪等,综合分析在这些异常情况下可能存在的错弊,对尚有疑虑的重要事项,要追查到底、决不放过。二是有宏观意识。为宏观经济服务,为领导决策参谋是审计职责所在。审计人员要善于从发现的经济问题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分析深层次原因,找出管理体制和制度中的薄弱环节,进而从体制上、制度上、政策上提出解决和预防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实现社会经济科学有序发展,使审计成果转换为政府宏观决策的重要参考。(摘自审计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