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相关 > 审计观察
 
目前影响审计统计工作的因素与对策
编稿时间: 2011-05-05 12:00 来源: 岳阳市审计局  
 

 

聊城市东昌府区审计局 肖 惠

 

审计统计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成果的集中反映,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记录、保存审计活动中的各种数据资料,以便真实反映审计工作成果和发展变化,是探索审计工作规律的重要手段。审计统计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审计成果的体现,做好审计统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笔者结合多年的基层审计统计工作实践,就如何做好审计统计工作谈点浅见。

一、影响审计统计工作的几个因素

(一)保证审计统计人员的综合能力是做好该工作的基础。

首先,审计统计人员的责任心是做好该工作的基础,如果该人员责任心不强,主动性不够,那就很难保证审计数据的及时性,其次,审计统计数据的基础填报工作,要求审计人员同时具备审计、统计、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只有熟悉审计的具体业务,才能将查出的问题和统计软件中相关指标正确对应,保证审计数据的准确性。再次,相关审计统计的持续的专业培训能使各级统计指标口径相统一,保证数据的可比性。

(二)同事的配合是做好审计统计工作的条件。

统计工作繁琐而细致,需要得到同事的理解与配合。只有同事及时送交统计相关资料,如报告、决定等审计文书以及涉及到已缴财政、已归还原渠道资金、已调帐处理、已采纳审计建议等审计决定落实情况的证明材料,才能保证审计统计数出有据,从而使统计工作开展的更为顺利。

(三)领导的重视是做好审计统计工作的关键。有的单位领导对审计统计工作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深刻,不重视审计统计工作,对审计统计分析报告只签字不审阅;忽视审计统计人员,没有设置专门的统计人员,不能保证审计统计人员的稳定性,导致出现统计人员刚刚熟悉了统计工作就被调离、新的统计人员又要花一定时间重新熟悉统计工作的局面,或者审计统计人员得不到领导的支持,没有积极性,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

(四)高质量的审计分析报告是做好审计统计工作的最终目的。

一篇着重于总结规律突出趋势的审计统计分析报告,可以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信息发布、服务决策等项功能,为领导决策、提升审计成果起到参谋助手作用。但目前统计人员往往只重视完成审计情况台账和报表工作,即前段输入与汇总,不太注重后段分析与提炼,统计分析报告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对指导审计工作和加强宏观管理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参考价值。

二、做好审计统计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一)配备优秀的审计统计人员。在审计统计人员的选择上,要选择哪些责任心强、具备与其从事的工作相适应的审计、统计、计算机、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人员担任统计人员,并保持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同时,统计人员要热爱统计工作,严格遵守统计操作规程等各项统计工作制度,认真学习掌握统计软件的功能和具体操作方面及各个统计指标的含义,做到数出有据,按照规定及时填制和上报统计报表。

(二)要进一步重视审计统计工作。首先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对审计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从硬件设施的配备到统计人员的稳定都落实到位,解决统计人员面临的诸如业务培训、电脑配置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在业务培训方面要优先安排统计人员参加,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其次,单位同事要积极配合统计工作,理解统计工作的难处,保证统计基础资料送达及时,从而为审计统计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要提高审计统计分析的质量。从基础数据资料中要注意以敏锐的视角,抓住能反映出经济运行中具有较强针对性、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以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认真分析提炼第一手全部业务资料,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析是整个统计综合分析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分析时,要综合运用各种统计方法,从点到面,由表及里,横向分析,纵向比较,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花大力气重点阐述。对重点问题,可以运用文字、表格、曲线图、柱状图等各种鲜明的方式对有关数据加以反映,使统计分析产生主题鲜明、耳目一新的效果。通过分析,从标本兼治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宏观决策、制定政策和解决具体问题提供准确、真实、可靠的数据和依据,发挥好审计统计分析的作用。(来源山东审计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