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相关 > 审计观察
 
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筹集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编稿时间: 2011-08-25 12:00 来源: 岳阳市审计局  
 

 

蒙城县审计局 赵乐田

 

近日,某县审计局对本县2010年度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笔者亲身感受了国家的惠民政策及企业退休职工的生活美景,但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筹集和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仍需加以解决和完善。

一、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历史遗留欠缴保险费。截至2010年底企业合计欠缴以前年度养老保险费2689万元,其中某冷冻机厂121.5万元、某染织总厂876.7万元。上述单位均属老字号国有企业,经济几乎处于停产状态,有的已关闭多年基本无力缴纳;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意识淡薄,误认为“来日方长”等原因造成巨额欠费。

二是少数企业存在“断保”现象。经调查:2010年全县企业在岗职工参保2.34万人,实际缴费2万人,存在“断保”3400人的现象。是因参保人自动离岗或脱岗,个人无力缴费所致。在对企业抽查中发现:县某食品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保率仅占50%、覆盖范围小、月少交养老保险费5万元。其原因是企业只重经济效益,不顾职工个人利益,半数职工没有纳入参保范围,随意调整单位与个人缴费比例,即两者平均负担各占14%

三是信息录入不准确不完整。通过从社保部门采集的2010年度企业参保单位信息数据查询发现,67个单位信息录入不完整,未提供具体的组织机构编码等情况。391人个人信息不准确,参加工作年龄小于15岁。13人身份证号码重复系前期个人申报缴纳养老保险,后期单位又重新申报缴纳养老保险,造成身份证号码重复,经查均是录入数据时操作失误所致。

四是个人账户做实基金缺口较大。全县参保人员个人账户记账余额与年末基金结余,差额较大,存在基金缺口近千万元。一方面部分企业参保率低,缴费基数小,大量基金未能足额筹集到位,另一方面灵活就业及“断保”人员未能积极主动参保和续缴保费,导致基金收不抵支,个人账户无法做实。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要努力实现工商、经贸和社保等单位的信息沟通。坚决执行国发(200538号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中第三条“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者都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第一条“加强基金征缴和监管,完善多渠道筹集机制”的有关规定。做好企业分流职工保险费的续交工作,避免出现“断保”现象,以保证企业职工的参保率和覆盖面。对参保企业要定期进行经营和参保情况审核,随时调整缴费基数,做到应保尽保、应缴尽缴、征缴到位。

二要加大稽查和清缴力度,组织旧欠入库。重点关注经济效益好而参保率低的单位,要结合产值、税收进行清查。对关、停、并、转企业应积极向政府提出建议,依据法律或有关规定对原企业采取破产、转让、重组、开发等方式,处置资产回笼资金,补缴所欠保险费,保障基金征收。

三要积极争取公安、法院等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增强执法刚性,形成整体合力,推动征收进程。只有通过清欠基金和加大征缴力度,才能缓解基金收支的矛盾,弥补基金缺口,让个人账户着实运行,消除“空账”现象。

四要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切实做好基础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入库工作,对基本项目不全、记录不实的数据,要重新补齐记实,同时要剔除冗余数据,更正错误数据,清理垃圾数据,确保各项数据的真实准确。(来源安徽审计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