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相关 > 审计观察
 
审计人员轮岗“四问”
编稿时间: 2011-11-25 12:00 来源: 岳阳市审计局  
 

 

姚留庆 刘泽永(江苏常州市审计局)

 

一问:审计人员要不要轮岗?
  《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可以在公务员队伍内部交流。按照惯例,干部轮岗位是干部管理的重要一环。某个干部在一个岗位上达到一定的时间需要换岗,有的任期满一届应该换岗,满两届是必须换岗。有的明确分管人财物等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到期必须换岗,并形成硬性规定。实行干部轮岗制度,既有工作方面的考虑,也是保护干部的一种措施。一定意义上讲,在一个部门呆久了,就容易犯困,会产生厌倦情绪,还会原地踏步、按老经验办事,有的甚至会陷入泥潭,这方面有不少教训为证。而每当换了一个环境,到了一个新的岗位,总会比较谨慎,总要逼迫自己了解情况,熟悉工作和环境。据此,审计人员轮岗是必要的。从“树挪死、人挪活”的角度,轮岗也是需要的。
  二问:审计人员能不能轮岗?
  审计人员轮岗并不是轻易而举的事,主要受审计专业所限。如果将审计人员视同医护人员必须分科看病,并作为不能轮岗的依据,我觉得有失偏颇。君不见,“赤脚医生”就是全科大夫,什么病都能处理一下。当然有个处理得当的问题。从审计现状来看,开展财务审计这一块大同小异,只要有一定的财会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完全可以进入角色。难点在于工程审计与财务审计间的交流,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适应起来比较困难。业务干部交流到综合部门较为容易,但综合部门的同志如果不懂专业,到业务部门就比较吃力。但也并不表明不能轮岗,如有的单位先后进行过几轮轮岗,就将工程审计人员放到综合处室,几年后再返回到工程审计处室;也将财务审计人员轮岗到工程审计处室当领导,应该说效果都还不错。
  三问:审计人员如何轮岗?
  审计工作岗位大致涉及到三个类型,一类是综合保障部门;另一类是财务审计部门,还有一类是工程审计部门。由于历史的原因,审计人员大都是由财务人员过渡而来,而且初期是从企业审计起家的;之后随着企业改制,“同级审”成了龙头审;中期还开展过金融审计,但这几年金融审计基本淡出了基层审计机关的视野;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工程审计功不可没,工程审计人员得到增加;作为国家治理的一部分,目前经济责任审计进入到显赫位置。审计人员轮岗,就是要将三个部门的人才合理搭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得其所。要坚决反对借轮岗之名,搞随心所欲的大换防,无计划的乱折腾。目前有的地方采取组织安排,有的采取双向选择,但无论哪一种形式,都不应该面铺得太大,频率太快;而着眼有利于审计工作,有利于审计机关的和谐进步。
  四问:如何看待轮岗的利弊?
  现在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单位主要领导的更换必然会带来干部轮岗,当然也不乏领导届内安排的轮岗。轮岗以后,上岗人员需要有一个适应和磨合过程,多多少少会给审计工作带来一些影响。对轮岗的利弊,我们不能据此作出简单判断,更不能全盘否定。利弊的多与少,主要取决于单位和干部本人两个方面的诸多因素。如果两个方面的因素都是出于公心、积极向上,则会利多弊少;反之则会出现负面影响或糟糕的结果。作为组织行为,在干部轮岗这个敏感问题上,要积极稳妥,不能草率从事,既要对组织负责,又要对审计事业负责,还要对干部本人负责,让轮岗的干部在新的岗位上能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充分展示才能。“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虽说是干部制度改革的重要原则,但不能忽视组织的责任,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培养和塑造出合格人才。要关心干部的成长进步,关注干部的身心健康,激励干部自觉成才,为干部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作为干部本人,要勇于迎接挑战,接受组织的考验,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在风浪中摔打和磨练自己,努力成为又红又专、一专多能的审计人才。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经受过多岗位锻炼和复杂环境考验的干部,必定能担起重任,为审计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摘自审计署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