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相关 > 审计观察
 
创新思路 积极探索经济责任审计“1+N”模式
编稿时间: 2012-09-12 12:00 来源: 岳阳市审计局  
 

 

济南市审计局  郭京红  郑乐

 

地方党委、政府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高决策层和核心,对其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立足点高,涉及面广,如何开展和深化一直是经济责任审计领域不断探索的课题和焦点工作。济南市审计局在对商河县主要领导审计时,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实践经济责任审计“1+N”模式。“1”是指在一个审计对象这个资源平台上,“N”是指实现多项审计成果。这种做法一方面体现审计模式“1+N”,即在审计的同时,积极开展审计调研工作,通过调研,提出建议,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另一方面体现审计成果“1+N”,即在出具审计报告的同时,采取审计调研报告、审计公告、审计专报、审计信息等多种途径反映审计成果,为领导宏观决策服务。“1+N”的审计模式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拓展了审计视野,提高了审计层次,扩大了审计成效,充分体现审计服务大局、服务领导决策、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1+N”模式是发挥审计作用的重要方式

济南市审计局在对该市商河县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时发现,地方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广泛,不仅包括财政收支,还包括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国有资产管理、重大建设项目等多方面内容,涉及面广,立足点高,看问题的层次较高。同时,审计组也意识到,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事项的不断发展,以及党委政府对审计监督工作的不断重视,单纯的审计工作已经无法反映领导经济责任的全貌,也无法满足审计服务经济发展的职能。另一方面,审计组也意识到,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涉及面广,审计范围涵盖了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全部,可以获取整个县域经法发展的资料和数据,从宏观的角度审视经济发展,也避免了单纯的财政财务审计中看问题比较单一,缺乏宏观性和绩效性的缺点,可以更好的发挥审计服务大局的作用。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审计组克服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的困难,拓展视野,积极探索“1+N”的审计模式。

二、“1+N”模式是提升审计层次的有效途径

随着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入,审计组意识到,县域经济的振兴,对于繁荣农村经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商河县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县,经济发展有其特点,但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制约因素。放在济南市整体发展的大局中来看,济南市与省内部分其他地市相比,县域经济发展较慢,为探索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新思路,切实推动全市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审计组在审计力量有限、审计任务重的情况,统筹安排,统一调度审计力量,抽调专门人员开展了“商河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审计调研,调研工作涉及财政、国土、开发区等多个部门,着眼于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结合该县实际,分析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特点,从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性、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成效、经济总量水平、财政收入结构和政府性债务规模情况等多方面提出了制约该县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原因,从加快结构调整、健全管理体系、内部挖潜、整合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加快该县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审计建议和对策,充分发挥了审计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能。

三、“1+N”模式是丰富审计成果的重要保障

在出具审计报告的同时,审计组也积极转化审计成果,采取审计调研报告、审计公告、审计专报、审计信息等多种途径反映审计成果,审计调研等审计成果分别得到了上级审计机关和市委、市政府的认可,省审计厅领导做出批示并拟在全省推广这一做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就审计调研报告及信息做出了重要批示,市委下发通知并安排市委政策研究室、市社科院及市财政等市直部门组成调研组,专门就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组织开展调研。目前,相关调研工作正在积极开展过程中。

审计调研工作得到了商河县委县政府好评,他们认为审计工作不仅仅是查找问题,更重要的是指出了目前发展的瓶颈,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针对审计提出的建议,加强整改,完善制度,堵塞漏洞,目前该县已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政府投资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把办法》《政府投资项目资管理办法》《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实施办法》《县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规程》等多项制度把办法,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也基本整改到位,为今后更好更快发展打下了基础。(来源山东审计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