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思齐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最根本目的是通过加强对企业领导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对企业发展最具深远影响的就是企业战略,因此以战略责任为导向是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发展的一个趋势。在战略责任导向下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任务就是评估单位负责人在战略决策和执行过程中,战略制定的过程是否科学、执行的效果是否如预期估计、在执行中是否出现偏差、是否及时反馈执行过程出现的信息以及战略执行的各个层面的协调性。在操作中需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审计内容:
针对战略层次的审计
按照战略实施的范围不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公司层战略、经营层战略和职能层战略。公司层战略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审核企业目标、使命是否适应整个大环境,经营领域是否具有竞争力,经营所需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其组织结构、文化环境和价值观是否适应其战略,各机构和部门之间是否协调一致、相互支持等等。针对公司层战略审计,首先要准确把握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要关注各项产业政策、调控政策、相关法律法规、政府监管趋势等。其次要进行客观的自我判断,特别是在自身实力、客户的评价和定位等方面。经营层战略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审核公司是否在公司层总体战略的指导下,制定了适合本单位发展情况的经营战略,包括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内部各职能部门是否相互支持协调等。职能层战略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审核职能设置能否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通过审核部门年度目标的实现情况、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业务终端的业务落实能力和业务应变能力,反映职能层战略管理的效果。
针对战略过程的审计
战略过程的审计目标包括企业负责人在任期内对公司经营使命、目的的安排情况;企业的使命能否体现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方向、总目的和总的指导思想以及管理者的价值观。审核的内容包括:企业对战略态势的认识和分析是否充分,通过调查、分析、评价,判定企业对所处外部环境和行业环境的认识以及对所面临的市场机会或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是否正确,战略方案的制定是否可行,主要审核企业领导在制定战略方案时,是否考虑了社会责任,是否有较好的盈利模式和较强的获利能力,是否严格遵循了科学的方法和程序等;企业战略方案的评估与选择是否科学,应审核评价战略方案的标准是否科学,是否充分考虑了影响战略选择的各种行为因素,如过去战略的影响、企业对外界的依赖程度、对待风险的态度、时间因素、竞争者的反应等等。此外还需对所在企业的战略计划与实施情况进行审核,主要是审核其是否体现了总体战略指导思想和目标,战略计划系统设计是否考虑了各种影响因素,计划制定是否遵循了一定程序,不同层次的战略计划是否相互衔接、密切配合。对企业战略实施的审计主要是审核企业是否选择了适合自身情况的战略实施模式,是否根据企业战略的需要进行了适当的战略变化,战略的落实情况到底怎么样;最后还要对企业的战略控制情况进行分析,以确保企业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了有效控制,具体地说,应审核战略控制过程是否遵循了一定的基本原则,是否考虑了相关制约因素,是否选择了适合自身情况的控制方式,从而建立起有效的控制系统。
针对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审计
在国有企业中,企业负责人对企业的组织建设往往起着主导作用,而组织能力高低是评估他们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重要指标。对国有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审计,主要是检查、分析、评价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否与企业战略相适应;是否随着企业战略的变化及时调整其组织结构,从而成为实现战略的有力保证;是否能够根据战略目标的需要、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内部的条件,选择有效的战略组织形式;是否建立了针对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其业务管理流程是否与主要盈利性业务相匹配等。
针对战略与企业文化的审计
企业文化与企业负责人在任职期间的工作密切相关,好的企业文化能够积极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对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的审计,主要是检查、分析、评价企业是否建立了与企业战略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在战略变化时,新旧文化是否能相互适应、相互协调,是否能成为战略实施的动力,是否存在落后文化拖拽业务发展的情况等。(来源《中国审计报》
2011年
10月
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