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审计风采
由李白引发对历代文人的思考
来源: 岳阳市审计局
 
发布日期: 2017-03-02
 
浏览量: 1
 
| | |

李白生活于唐玄宗时期,历史在那个时期造就了一个盛世,同时也造成了一个乱世。李白的一生,大部分在漂泊中度过,游历了大半个中国。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应山。期间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可谓一事无成。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却未得回复。

后因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因才气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看不惯种种官场现象,在京仅呆了三年,弃官而去,继续流浪。

安史之乱发生后,李白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位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不久,据说酒后水中捞月,溺亡。“举杯邀明月”的背后隐藏了多少寂寞与无奈啊。

这样一个传奇人物,《资治通鉴》中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没有留下任何影子。而在这本帝王教书中,有好几个地方作者为一个很小的事件,为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人不惜笔墨写上很长的篇幅。由此,引发我对历代文人乃至文化人、读书人的思考。

毋庸置疑,李白为我们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至今几乎无人能及。李白到黄鹤楼时看到崔颢的诗后,大加赞叹,自称不能及,没有再写。很值得我们学习,想想时下,急功近利、吹毛求疵者众,出书人比读书人多,当大家反复吟诵唐诗,背诵李白的诗作后,定有很多人会封笔,不再舞文弄墨附庸风雅了。

拿李白生活时期的大事件“安史之乱”谈谈吧。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是错综复杂的,不可能像史书上介绍的那么简单。参与者往往当局者迷,是非成败也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对后世影响深远,一个盛世的摧毁,激发后世很多朝代对军队治理的思考,从五代十国、宋、元,直到明代中晚期,统治者才摸索出一套基本可行的军队管理模式。时至今日,我们回过头去看看这段历史和那些人物,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玄宗仍然是明皇,伟大的政治家,这是盖棺定论了的;张九龄早就看出安禄山不可用,实有先见之明;李泌不愿意当宰相,隐居衡山是智者;安禄山也好,杨国忠也罢,他们混迹市井的时候应该也算得上是个人物,任何人出仕的出发点当然是想为这个国家做点事,成为名垂青史的正面人物,没有哪个人一出场就有当奸臣的夙愿,在史上背个骂名。“安史之乱”的结局是:安禄山被自己的儿子杀了,安禄山的儿子被史思明杀了,史思明被自己儿子杀了,史思明的儿子最后自杀了。若安禄山知道结局是这个样子,还叛什么乱啊,继续做杨贵妃的干儿子舒服多了。真正应该为此事负责的人是谁呢?我认为说不清楚,没有答案。很多史学家说李隆基后期懒政怠政,是第一责任人,该承担领导责任。若你站在他的角度去综合考虑问题,恐怕又不会那么简单的,皇帝难当啊!当时有很多智者预感到一切,然而,历史是大众创造的,谁能改变?假设从头来一次呢?应该也不会为谁而改变,何况历史没有假设。

实际上,我们用心去观察,世界上没有一个事物是完美的。人性不完美,世界不完美。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世界有阴阳两面,人性也有阴阳两面,孰因孰果,莫衷一是。当然,既然无法改变事物的阴阳性,是不是我们都放之任之、和和稀泥算了呢?当然不能。真理是与时俱进的,社会管理者应该找到属于这个时代的世界阴阳面间的平衡点,努力引领事物往历史前进的方向行进,这叫治国。我们个人找到人性阴阳面间的平衡点,让人性朝着适合这个时代的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这叫修身。

古今中外的文人有很多是感性的(不为绝对,也有很多是理性的)。他们用感性的眼光看世界,苛求世界与人性的绝对完美,他们痛苦地在这不完美的世界里挣扎,或豪放,或婉约。其实,越是阅历丰富的人越有城府,越是成熟稳重的人越会隐藏自己。汉武帝时期的东方朔,以嘻哈著称,实属无奈,作为汉武帝的开心果,也没有谁以他为政敌,他能尽自己所能对汉武帝的行为做出了一点点影响,又能在那种环境中得以善终,实属不易。

富有思想的人往往活得很痛苦,他们一边被崇拜,一边被歧视,痛并快乐着。 “满纸谎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文人、文化人、读书人作为时代的守夜人,能看到很多民众看不到的问题,同时也看到了很多路人皆知的问题,作为时代的精英,理应更多地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决策者排忧解难,切忌流于民众之中大肆渲染。理性地观察世界,理性地思考问题,理性地言,理性地行,这样,他们头上或许会多个思想家、哲学家的光环。他们的人生,也许会更加接近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