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审计局 方振荣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从根本上治理社会矛盾,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是优化发展环境的有效举措。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的审计机关,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审计机关应从五个方面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
一是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在转型中求突破,在规范上下功夫,在创新中上水平,在服务中求发展。科学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开展审计项目立项调研评估,每年的审计项目计划草案,都要报经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批准,并主动与组织部门沟通,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列入年度审计项目优先安排,集中优势兵力,保证审计质量。增强审计工作的主动性,更加自觉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调整工作思路,主动跟进监督;增强审计工作的时效性,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增强审计工作的系统性,综合分析反映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提出从面上解决问题的方案;增强审计工作的建设性,重点反映机制制度和管理方面的深层次问题,促进深化改革。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全面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在服务市委政府宏观决策、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维护民生、完善制度、提高绩效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是关注民生。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生态保护、中小学校舍安全等民生重点工程项目的审计力度;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保障、教育、住房、公共医疗卫生、支农资金等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关注民生资金的管理、使用及绩效状况,确保资金的安全、和使用效益,注意查处各种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大力推行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有机结合的创新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审计空间,扩大监督范围部署,借助社会中介力量参与的新的审计模式, 不断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力度,实现了对社保九项资金的季度同步审计,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了建设市场秩序的进一步规范化,使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管主体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和效果,每年的工程造价核减额都在报送价的15%以上,为地方节约了大量的建设资金。
三是强化监督。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实现审计对象由“民”到“官”的转变,促进民主与法制建设,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关注政府效率。一是突出财政预决算审计,为科学理财服务,在做好市政府本级财政预算和部门预算审计的同时,每两年对中宁、海原两县财政决算轮审一遍。注重把查处问题与促进改革、完善制度、强化管理结合起来,善于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审计机关服务大局的建设性作用。审计中突出对管理使用预算资金量大、承担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多的单位,扩大覆盖面,在进一步深化、细化财政总预算和重点部门审计的同时,及时将中央扩大内需资金列入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范围。二是突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为干部监督管理服务,认真学习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和自治区党办、政办的贯彻意见,狠抓落实。在干部管理部门的支持下,逐步推行领导干部任期内轮审制度,加大任中审计和同步审计比重,提升审计监督效果。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制约与监督,确保公权力的正确行使。每年完成15名以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及时报送市委、政府主要领导。三是突出关注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和国有资产安全审计。每年安排对几家市属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情况进行调查,重点检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和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情况,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四是注重效果。现代审计,在审计类型上已由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发展到绩效审计为主。2009年以来,按照上级审计机关的统一安排部署,全市审计机关连续开展了三年绩效审计推进活动,分别为“绩效审计年”、“深化绩效审计年”和“提升绩效审计年”活动。三年来,绩效审计已经由试验、示范到推广,实现了绩效审计全覆盖。实现了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并重,实现了由资金用的“对不对”向“好不好”转变。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重点监督宏观调控政策执行、财税体制改革、重大投资工程和民生项目、绿色循环经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等方面的情况,查找薄弱环节和违法违规行为,深入分析其影响和制约因素,积极向宏观政策措施执行“问果”,向财政资金管理使用“问效”,向体制机制和制度缺陷“问因”,向规范和完善管理“问计”,向违法违规行为“问责”,满足多方面需求。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审计公告制度,不断创新审计公告的模式,向人民群众递交一份让审计工作看得见的满意答卷。
五是加强联动。加强审计机关与纪检、监察及检察机关的预防和查办职务违纪违法案件的联动机制,切实发挥审计在经济运行中的“免疫系统”功能作用。审计项目实施前,主动与纪委、组织、公安、检察机关衔接,了解相关线索,在制定审计方案的环节就确定工作重点;审计项目实施中,对于发现的重大违纪违规问题应及时移送,确保每个重大违纪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线索都得到认真严肃处理;在做好日常审计工作以外,积极配合纪检、监察和检察、公安机关做好案件查处工作,对需要审计机关协助查证的案件,派出审计人员积极参与,认真履行协查职责。突出审用结合,着力干部队伍的管理监督,把经济责任审计与干部考察任用相结合,把经济责任审计与干部日常管理监督相结合,利用经济责任审计为领导干部算好细账;把经济责任审计与促进发展相结合,实事求是地报告审计发现的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及时纠正领导干部在执行经济发展指标和财经制度上的偏差,防止和杜绝领导干部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或不作为的问题,通过经济责任审计,促进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尽心竭力,出实招、办实事、创实绩。(来源宁夏审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