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相关 > 审计观察
 
巧用“四法”查案件
编稿时间: 2010-05-24 12:00 来源: 岳阳市审计局  
 

孝感市审计局  田卫民  褚艺红

 

一、声东击西,转移视线

       当前经济犯罪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态,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加之经济犯罪往往发生在执收执罚、有权有钱的部门及其相关人员,查处的难度很大。审计在初步接触时,对方往往采取避重就轻,或软磨硬抗的办法,使许多疑点在刚一接触,就被迫中断,审计也因为事实不清,证据不实而被迫放弃。为了揭示事实的真相,挖掘更深的犯罪线索,找到犯罪线索的直接证据,审计人员采取顺势而为,先易后难,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办法。2007年,在对某国土部门的财务收支和政策执行情况的审计中,发现国土部门所属单位两年支付给该市地价评估咨询有限公司的土地评估费271.5万元,而该公司有430.7万元的收入未入账,面对审计人员的询问,该公司法人解释是为了避税,虽然审计人员意识到存在商业贿赂的可疑性,但为了获取更充分的证据,就顺水推舟,作假借偷税的名义继续进行审计调查取证,当得知要补税款152.6万元,同时还要罚款时,对方坦白,这些资金全都按评估收入的15%返给了用地单位及相关人员,无力支付税款和罚款时,审计人员乘胜追击,要求拿出返还的账簿和清单,在掌握评估所大量行贿的证据后,向检察机关进行了移送,经过司法机关查证审理,有一名县级和2名科级干部被追究刑事责任,森林公安局分局局长以介绍贿赂罪,一名公司法人代表心行贿罪被追究刑事责任,还有一名公司人员以偷税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另有多名科级干部受到党纪政纪的处分,一起窝案彻底告破。在对另一执法部门的财务收支审计中,审计人员发现一张24万余元的收据可疑,考虑到出具和使用收据的双方是利益关联方,直接查处有难度。因此,审计人员以开票方存在乱收费,收入不入账的问题为突破口,到开票方进行延伸调查,开票方为划清自己的责任,出具了该执法部门虚开票据,套取现金,用于乱发乱补的问题。

       二、敲山镇虎,直奔主题

对审计工作中发现没有利益关联关系,或者利益关系简单的违法犯罪线索,审计人员采取的是讲解政策,列举已经常掌握的部分事实,直接指出所存在的疑点,要求其说明事实真相,从而达到弄清全部事实的目的。2006年,在对某彩票管理站进行财务收支审计时,发现省站和当地财政同时在给该单位拨经费,省站拨的经费采用银行卡转账的方式,其工资直接划拨到3名工作人员的银行卡,该单位负责人将另外2名工作人员银行卡的工资又划转到自己的银行卡上,而3名工作人员都在工资册上签名盖章,同时,该单位负责人将近90万元的资金转入到自己个人名字开立的银行卡上。通过调查,该站2名工作人员坦承,只签字,未领取,而该站负责人坚持是省站要求以个人名字办银行卡,签字只是形式,并没有占用公有资金。面对抵赖和狡辩,审计人员拿出了该站重复领报广告宣传费近3万元的事实后,该站负责人交待利用双重拨款,贪污公款10多万元的事实,该线索移送检察机关后,该单位负责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三、掌握证据,强化责任

        实行党风廉政责任制后,一些部门单位的领导,平时疏于管理,一旦东窗事发,又试图掩盖事实真相,把大事化小,这给审计工作发现和查处案件设置了障碍,增加了难度。因此,审计工作一旦发现案件线索,就必须及时取证,掌握证据,防止毁证造假,最后难以定性移送的情况发生。2008年,在对某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审计中,审计人员发现该单位所属二级单位实行报账制,在一次报账中,报账员提供的原始支出单据只有2.1万元,该单位出纳员利用报账员的失误,作了21万元的支出,并提现21万元,审计人员在核对二级单位的收支情况后,及时找出纳员谈话,出纳员在事实面前承认,给报账员的现金只有2.1万元,余款被出纳个人存入处地银行的个人存款户中。审计人员扣押了银行存单,冻结了银行存款,并要求出纳员写出了事情经过的书面材料,这样就使该单位提出的账簿差错的解释不攻自破,并移送检察机关追究责任。

        四、巧借外力,不留盲区

        由于审计机关的监督范围不包括外资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审计机关在对可疑支出进行延伸审计和查证时,往往被以各种借口搪塞,而不予配合,形成审计追查案件线索的盲区,使有的案件线索因为证据不足,而无法移送纪检和司法机关。为了使违法犯罪得到惩处,使审计不留盲区,我们巧借外力,强化手段,与纪检、公安、检察机关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办案机制,对审计范围受到制约而难以查证的地方,先由公安、检察机关协助调查取证,待证据充分后,再移送处理。2007年,审计人员发现某单位支出11万元一辆小车一次性修理发票存在疑点,但出具维修发票的汽车维修公司属民营企业,对审计调查不予配合,审计人员与公安机关联系后,该公司承认是虚开发票,并未发生维修汽车事项。同时,对发票记载事项与出具发票单位经营范围明显不符,以及发票内容与金额明显不符的发票,都通过税务发票管理机构,在网上查询,以初步识别发票的真伪。2009年,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某单位11000元的入会费支出单据有疑点,通过税务查询,出具票据的是一家经营五金电器的公司,并且该公司在2007年就已经停止了经营,从而确定是一张虚假单据,为进一步查清事实真相提供了依据。(摘自:湖北审计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