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相关 > 审计观察
 
深化审计转型 推进大财政审计
编稿时间: 2011-02-24 12:00 来源: 岳阳市审计局  
 

 

潘源源 / 温州市龙湾区审计局

 

一、明确目标,强化管理,突出计划管理“广度”

  审计计划管理是审计工作的龙头。温州市龙湾区审计局在财政审计项目计划的制定和安排上,围绕中心,明确目标,树立“大财政”理念,以全部政府性资金为监督对象,不断拓宽审计项目选择的范围,并将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或审计调查相结合,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

  开展“四征询”活动,广泛征集审计项目。首先,采用网上征集,自2008年开始,在龙湾政府网上向社会公开征集审计项目,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今年就收到了各类建议三十多条,包括了镇政府财政决算、村集体“三资”审查、政府投资等审计项目;其次,利用工作汇报、领导调研等机会,分别征询区委、区政府四套班子领导对审计的意见,每年区委书记、区长以及人大领导对财政审计都提出具体要求和指示;三是通过走访、座谈、发调查表等方式,向财政、地税等部门征询在财政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难点、以及加强预算管理的目标,特别是需要与审计机关共同解决和改进的良策,并予以重点关注,为区政府及财政部门改进预算管理服务。同时,向发改、经贸、国土等部门单位和部分镇(街道)征询意见,了解在体制分成、项目管理、资金拨付等方面需要审计关注的重点;四是召开审计工作座谈会,向审计工作监督员、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征询财政审计的关注点,采纳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审计项目应重点关注财政对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等改善民生方面的投入,以及民生资金的流向和使用绩效,促进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全面分析和把握财政审计的目标和内容,明确审计项目计划的安排和管理。如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我们重点关注财政资金的分配管理情况,促进财政收支逐步实现“三个子”的财政体制改革模式,加强公共财政管理,为构建完整的预算体系服务;在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中,按照全部政府性资金的范围和内容,开展专项资金调查,摸清资金总量规模及增长情况、收支结构及变动情况,形成全部政府性资金数据库,为预防和控制政府财政风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且在此基础上探索全部政府性资产审计;在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重点审计部门预算批复、预算资金使用、预算收支是否真实完整、上缴预算收入、项目资金是否被挤占、转拨预算资金和内控制度等方面,有效促进部门单位的预算执行能力;在开展镇财政决算审计中,加强镇全部政府性资金和资产的审计,规范镇级预算管理,强化资产管理,防止和化解镇财政风险和安全,推动镇级理财更好地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求。

  二、抓住重点,创新方法,突出审计转型“深度”

  近年来的财政审计,我们以全部政府性资金为主线,扩大财政审计覆盖面,大力开展审计方式方法和审计手段的探索和创新,积极推进财政审计工作的转型。

  充分利用计算机审计。全局审计干部增强计算机审计的自觉性,努力实施《龙湾区审计局计算机审计操作规程》,积极利用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对财政审计项目进行数据采集、分析、比对和查证等,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我局成立了计算机审计技术小组,邀请专家进行计算机审计业务辅导,对日常审计工作中遇到的计算机难题进行攻关,积极研究计算机审计方法,总结计算机审计运用成果,编写计算机审计案例等。在财政审计中,计算机审计发挥较大作用,不断取得新成效。

  加强财政审计与其他审计类型相结合。我局按照审计“一盘棋”的指导思想,创新组织方式,以预算执行审计为龙头,以财政、投资和经济责任审计为主线,将政府性资金全部纳入审计范围,有效地整合审计资源,扩大了财政审计覆盖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审计虽有区别,但始终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职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并且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推进政府问责制建设中的作用,审计成果较大,其中《龙湾审计对领导干部“亮分”评价》一文引起相关领导、被审单位、各大媒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进行广泛宣传报道。民生资金与重点工程项目审计是财政审计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财政审计的深化延伸,我们整合社会资源对重大资金、重点工程项目实行跟踪审计,进一步加强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项目的审计监督,及时跟进、全程监督,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由此,做好财政审计与其他类型审计融合,是形成财政审计大格局的重要工作。我局在审计过程中,打破科室之间和审计组之间的界限,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日常联络机制,及时沟通信息,及时了解项目审计情况、审计线索、审计信息,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机关的整体效能,有效地审计和评价财政资金使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以及政策执行情况,使审计成果得到充分反映。

  加强延伸审计出成效。我局坚持突出主线、抓住重点,以财政资金流向审查为主线,以重要而关键问题的延伸审计为重点,突出审计成效。通过走访调查、实地抽查、个别座谈等形式,不断扩大审计调查面,加强对二三级预算单位的延伸审计力度,提升调查的效果与质量。如在2008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为掌握财政支出使用情况,延伸审计发现有5家单位以不合规票据列支各项费用449万元;5家单位在专项资金中列支人员、办公经费338万元;8家单位违规发放资金、补贴263万元;3家单位超范围、超标准支出242万元;2家单位向下属单位转移支出22万元;6家单位未经政府采购擅自购入固定资产102万元等问题。在2009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又对财政资金收缴情况进行延伸调查,发现了区散装水泥专项资金预收款台账与财政账面余额不符且未及时结算,金额达200多万元,区会计核算中心核算管理的部门单位存款利息收入800多万元未缴入财政等问题,由区政府领导牵头予以整改落实,增加了区财政可用财力。

  三、加大整改,总结提炼,突出成果运用“高度”

  几年来,我局始终把审计成果的运用作为提升和扩大财政审计效益的关键环节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

  健全审计成果运用机制,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如2009年总共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14个,其中在龙湾审计门户网站上公告7个;2007-2009年度三个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报告均在区人大网上进行公告。通过审计结果公开,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扩大宣传面和影响力,并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不断提高公众关注度,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编发审计要情,引起区委区政府领导重视。如2008年在对全区各类指挥部管理费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时发现应收未收国有资产债权合计有7160多万元,造成财政资金的损失浪费。我局立即编写审计要情,向区委、区政府汇报,结果引起了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领导批示要求整改,挽回重大经济损失。

  加大整改力度,促进有关部门规范财经纪律。我局加强和有关部门单位的沟通,整合有效资源,加大监督力度,联合开展审计回访,督促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建议进行整改落实,使审计成果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如今年,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后,区政府领导根据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整改工作,要求有关职能部门针对审计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逐项进行整改;对整改不力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我局对财政审计中发现的带有普通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深入分析归类,制成一览表,向区政府领导汇报,并落实到各审计组,由分管领导抓整改落实。(来源浙江审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