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相关 > 审计观察
 
住房保障审计要防止“四面埋伏”
编稿时间: 2011-06-09 12:00 来源: 岳阳市审计局  
 

 

韩江波(江苏省常州市审计局)

 

前不久,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曝光了陕西省商洛市骗取国家住房保障资金,建设商住楼的违规行为,给全国各地的住房保障项目敲了个警钟。去年以来,住房保障工作成为了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予以支持,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保障性住房的规划、管理、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审计机关在住房保障项目审计中,要密切关注几个环节,防止“四面埋伏”:
  第一,要关注住房保障项目立项情况,防止项目“移花接木”。一些违规操作的地方政府,往往在申报项目的时候打了一个住房保障项目的旗号,但是在地方上正式实施的时候,就显露出了商业目的。例如,被“焦点访谈”曝光的陕西省商洛市,在向上级部门申报时,打着“柳家沟棚户区改造配建廉租住房项目”的旗号,到了正式实施时,项目就成了“柳家沟综合治理工程仿古一条街”,其商业目的一目了然。审计人员要关注住房保障项目的立项文件,观察报批文件、批复文件以及最后施工时的项目是否是住房保障项目,防止有些商业项目经过包装,骗取国家的住房保障资金。
  第二,要关注住房保障资金流向,防止资金“暗度陈仓”。住房保障资金数额巨大,在货币政策趋于紧张的今天,住房保障资金往往会成为各方眼中的“唐僧肉”。审计署2010年的公告中就发现,全国有2亿多元的廉租房资金被套取挪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密切关注住房保障资金的流向,防止截留、挪用,同时要关注资金拨付的进度,既要防止资金拨付不到位,也要防止资金不按进度过早拨付,被开发商或者施工单位占用。
  第三,要关注住房保障项目规划,防止规划“舍近求远”。保障性住房是一种公益性投资,经济回报率很低甚至可能出现成本与收益倒挂。但是不能以此为由就将保障房规划在过于偏远的郊外以及交通不便利的区位。据新快报报道,保障住房户最关心交通和生活成本,如果将保障房规划在交通不便的区位,导致住户生活成本高昂,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保障房的民生价值,很多住户“用脚投票”,放弃保障房,导致保障房目的落空。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关注保障房的项目规划,防止将保障房规划不合理。
  第四,要关注住房保障建筑质量,防止质量“粗制滥造”。“十二五”期间,全国保障房总投资额将近5万亿元,如果质量不能保障,将会形成一大批垃圾工程,造成巨大浪费和遗留问题。近日,内蒙古包头市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民馨家园”被曝存有严重质量问题,500多户住宅遭遇“墙脆脆”。去年10月北京“明悦湾”8栋保障房也因为质量问题被责令拆除。这些事件,无疑会加重社会各界对保障房质量的不信任感。审计人员在住房保障审计中,一定要关注保障房的质量,从建筑的用材到建筑主体质量,有条件的采用跟踪审计方式,没有条件跟踪审计的严格把关决算审计,防止再次出现恶性质量问题,危害群众利益,损害保障房声誉。(来源审计署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