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各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压缩“三公”经费和反腐倡廉建设需要,大力推行和建设单位职工食堂。作为单位的重要后勤设施,既保证了干部职工的生活需要,又有效遏制了"舌尖上的浪费"、抵制了"餐桌腐败",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单位的接待负担。但是,有些单位虽然“三公”经费降下来了,食堂支出却不断增加。华容县审计局在一些部门单位的财务收支审计过程中发现,存在有虚列支出套取资金用于送情送礼、转移单位接待费、为职工“谋福利”等违纪违规现象。审计报告出台后,引起当地纪检监察机关的高度重视,除对相关责任人违纪违规现象作出处理处罚外,另要求全县各部门单位从制度入手,进一步加强食堂内部管理,遏制食堂腐败“新土壤”,将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相关规定落到实处。
一、建立机关内部食堂管理制度。明确食堂补贴标准,包括具体的补贴金额、补贴方式、财务核算管理办法和报账票据使用的形式。规定食堂支出范围和食堂餐卡余款结算方法,禁止列支与食堂运营无关的职工福利及行政支出。
二、完善机关食堂财务核算管理制度。各单位要将食堂账纳入单位账统一核算,规范食堂公务接待管理并建立台账,严格区分单位职工就餐支出和公务接待等支出,细化食堂公务接待申报程序。同时,严格遵守财务制度,严把食堂支出原始票据审核关,坚决杜绝弄虚作假现象。
三、加大机关食堂监督检查处罚力度。对食堂财务管理实行常态化监管,减少违纪违规问题发生,促进食堂管理规范化,让食堂所有支出都在阳光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