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是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的一个标志。为实现全民医保目标,这几年,政府先后在农村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在城市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居医保)。这两项制度都立足于“低水平、广覆盖”并以“保当期、保大病”为出发点,基金使用实行“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两项制度实施后,对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防止了人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取得了较好成效。但由于新农合和城居医保制度的执行机构不同,制度覆盖范围和时间交叉等原因,两项制度在运行中存在重复参保、重复补贴等诸多问题,迫使对城居医保和新农合制度进行整合。
一、新农合和城居医保现状及弊端
从2003年和2007年开始分别试点实施新农合和城居医保制度以来,目前城居医保和新农合除个别县(市)实行城乡一体化管理模式外,大部分县(市)、区分别由劳动部门和卫生部门单独管理。新农合基金筹集实行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城居医保基金同样采用个人缴纳与财政补助相结合的办法筹资。据审计情况反映,在实际参合、参保工作中,新农合和城居医保重复参保现象严重,特别是中小学生,农村户籍的学生在城区学校参加了城镇居民医保,在家又以户为单位参加了新农合,重复参保比例较高。这种现象既造成财政重复补贴、降低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又增加参保人员个人负担,同时也造成了行政资源浪费,且容易出现重复享受补偿待遇,得病反而赚钱的现象。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产生重复参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制度覆盖范围和时间交叉,造成重复参保现象。城居医保制度的参保对象为非农户籍的老年居民、非从业人员、未成年人和学生,且对各类学生不限户籍,以学校为单位参保。
二是筹资和保障上不同,部分人群选择参保。城居医保和新农合都采取个人缴纳和财政补助相结合方法筹集资金,但个人缴费比例城居医保高于新农合,而相应医疗待遇享受方面城居医保略高于新农合。在就医便利性方面,城居医保优于新农合。城居医保在市区范围内可自由选择就医,门诊也可以去大医院。而新农合一般限制在本区范围,区外只定点几家医院,门诊就限于本区的社区医院。由于筹资和保障上各有特点,使部分人群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就医需求在两项制度间选择,造成重复参保。
三是经办机构分设,各成系统管理。新农合隶属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城居医保隶属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由于职能一致,职责分开,两部门各自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各自与医院进行接口联网,各自进行医疗费用审核。参保人员数据互不掌握,更难以实时共享。新农合和城居医保由两个部门分别管理容易造成制度制定、基金管理上的重叠、漏洞、盲区,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人力、物力资源浪费。
三、完善制度建设的建议
为构建和谐的医疗保障体系,充分体现社会的公正、公平,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建议按照由上至下的原则,推进新农合和城居医保障制度的整合,有效解决两种制度运行过程中的冲突和矛盾,逐步完善城乡医保体制,努力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均等的公共服务。
一要整合医疗保险资源,尽快实现城居医保和新农合的一体化管理模式。随着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的全面推开,全民医疗保险体系框架初步建立,探讨新农合与居民医保的整合问题,已成为推进和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关键。因此要逐步将新农合管理机构和城居医保管理机构进行整合,节约公共资源,减少管理成本,避免因分头管理造成的大量软硬件资源的重复投入。要建立并完善市级统一的信息系统或平台,实现各地医保、新农合网络系统的整合,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和服务平台,规范管理,优化效能,以实时、全面、准确的信息,让决策者有效调整制度、改善运行机制,杜绝基金不合理流失,保证基金安全运行,也为今后实现更高统筹层次打好基础。推动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工作上台阶。
二要加强政策措施和制度衔接研究。一方面要加强对医保政策的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在减轻老百姓缴费额度和医疗费用自负比例、进一步提高医疗待遇上下功夫,逐步完善医保政策,提高居民主动参保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按照国家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总体要求,加强同卫生部门的协调沟通,努力做好城居医保、职工医保、新农合三项制度之间的平稳有序衔接,达到各项制度既边界清晰又无缝衔接,着重把不同制度间转换的具体办法研究清楚, 逐步实现以户为单位参保转变为以人为单位参保,要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因政策交叉、衔接不严造成重复参保、多头补贴,堵住一些参保投机行为。
三要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医保资金绩效。进一步加强医疗费用报销审核力度,增强就医行为监管力量,确保医保政策的落实和医保基金合理使用。医院与医保经办机构之间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关系,而非管理关系。医保和医院是合作关系,不是斗争关系。医疗保险重在如何合理保障医疗,减少浪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而并非是为了基金结余控制费用。医保资金管理机构应结合卫生主管部门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提高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