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岳阳市审计局在对某县稳增长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时,发现该县2017年末还有2010年之前的闲置资金,财政存量资金达到9亿多元,占到全年财政总收入的62.2%。一方面大量资金躺在财政账户睡大觉,而另一方面债务总额却大超警戒线。在中央对严控地方债务规模的形势下财政部门对长期闲置资金进行处置,加大存量资金管理和统筹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更加刻不容缓。对此,该局提出了如下审计建议:
一是严格控制新增财政存量资金。改进预算编制方式,量力而行编制预算,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建立了预算安排与执行进度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对预算执行进度较慢、财政存量资金规模较大的部门,相应减少下一年度部门预算规模;把盘活存量资金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实行“双挂钩”制度,即将公用经费预算与支出进度挂钩,资金调度与支出完成进度挂钩。同时还要提前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加快预算批复和转移支付下达进度,严格控制新增财政存量资金。
二是规范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使用管理。认真梳理甄别确可盘活统筹使用的资金,重点用于保障落实稳增长等政策措施资金需要,如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路建设、水利工程等保增长、保民生、保运转重点领域,以及弥补预算缺口和偿还到期政府债务等,做到用活用好、用出成效。不能为了盘活存量而简单的按照各部门申请项目和金额拨付,将国库存量变成部门存量。
三是建立财政存量资金定期报告制度。建立定期清理和报告财政存量资金机制,按季度统计存量资金清理盘活和使用情况。财政部门应设立财政存量资金台账,详细掌握现有存量资金情况。部门清理工作进展情况要及时报送人民政府,对清理工作敷衍塞责的要责令有关部门约谈问责,与此同时,要通过调度资金等方式帮助部门解决盘活存量资金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局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科 罗慧芳)